那若不是一场鸡同鸭讲的会谈……
人活着就这一世,有什么话不能敞开了说?
当然,除了外语。
图片11.png
有此困惑的不仅是我们中的这些凡夫俗子麻瓜学渣,还有1793年那一次“日不落”大英帝国与我“天朝上国”大清之间的第一次官方会晤的双方主子:受英王乔治三世派遣出使大清的马嘎尔尼vs清廷的大boss乾隆皇帝。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据后人总结,此次会谈双方各怀目的:英王企盼扩大对华贸易,而清廷妄图将英国纳入朝贡体制。因此这次官方外交活动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但当我们回看当时会谈的语言环境时,不禁要想,如果当时有个真正精通汉语和英语且熟知双方政治文化背景的外交官斡旋其中,是否一切都会不一样呢?让我们细细究来:

会谈准备:找呀找呀找译者
 
为了此次会谈,英方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了。
1972年,马嘎尔尼的副手斯当东领了寻找合适译者的活儿,先去法国巴黎,随后又奔意大利,最终在那不勒斯中国学院定下了两位译者人选:周保罗和李雅各(注:中国学院由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创办,旨在培养中国人为神父,向中国人传教)。
但奇葩的是,这两位中国神甫并不懂英语,只会拉丁语和意大利语。斯当东一想,行啊,咱团里有人懂拉丁语。于是就乐观地交差去了。 
使团成行,然抵达澳门后,奇葩的事又发生了:周保罗担心自己为外国人工作遭受清廷责罚,临阵退缩,不干了。这样英方翻译就只剩了李雅各一人。然而,李神甫少小离国,不光中文水平大大下降,他对清朝官场的礼仪讲究也是一概不通。 
这样的配置,对于如此高规格的会谈而言,实在是让人不忍睹目啊。
再看乾隆皇帝的准备工作。 
乾隆是在1792年10月接到奏折,得知英国国王遣使前来祝寿纳贡。他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次年8月组建了自己的翻译团队,此团队以葡萄牙人索德超为首,由7名欧洲传教士组成。
然而,这些传教士也并不懂英文。团长索德超因为自身的宗教利益和国家利益原因,对英国人还怀有嫉恨心理。根据文献记载,索德超确实对英方的诸多要求进行了阻挠,并有造谣生事之嫌。
这样的配置,除了在数量上唬人一些,并不比英方优化多少啊。
 

会谈过程:

鸡同鸭讲,鹅在一旁当翻译

双方译员的配置如此,会谈过程就变得异常复杂:任何一方提出的要求,需先由译员翻译成拉丁语,再由对方通晓拉丁语的人翻译成本国语。
也就是一句话变成了三句话,经过至少四个人的口:A说的话,经由B,传到C,最后D才能听到。如此繁琐,乾隆皇帝就不耐烦听了。
图片15.png
据英方副使斯当东推断:“皇帝同特使直接谈话次数不多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礼节上的限制,也不是由于皇帝对欧洲事务不关心,而完全是翻译上的麻烦,使谈话无法正常进行。”
沟通的最大忌讳就是:双方各说各话,完全不听对方说的是什么。
在马嘎尔尼访华这一事件中,恐怕双方就算愿意互相倾听,合适译员的缺乏也让这一过程变得不那么可能。
结局我们都知道:清廷并未通过此次会谈真正了解英国当时的影响力,只是夜郎自大地将其列入朝贡国名单;而英国希望扩大对华贸易的期望也落了空。谈判未能叩开的古老大门,他们会用战争打开。4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

如果当时不那样……

       历史不曾过去,它是今天的老师。

语言相通是沟通的基础。当你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时,别人看到的傲慢脸或许只是为了掩盖你内里的囧表情。

图片16.png

小编写到这里,只想拜托下一个穿越到清朝的人,请带上这本词典吧:《新世纪英汉大辞典》! 

图片17.png

中英双方深度合作;规模宏大,收词超25万条;立体化出版,纸版词典搭载APP实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