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个叫玲珑小镇的农场,那里住着一个名叫露西的小女孩。
露西是个乖巧的孩子,但总是会弄丢她的围裙和手帕。她哭着走在农场的院子里,向小猫、小母鸡和知更鸟打听自己围裙和手帕的下落,却得不到回答。
露西爬上台阶,看到玲珑小镇后面的山,半山腰的草地上铺着一些白色的东西。
这会是她丢掉的围裙和手帕吗?露西迈开小腿儿,跑上山去。
【此处音频】
这个矮墩墩的人是谁?她为什么住在山上的这个小屋里?露西找到她的围裙和手帕了吗?故事我只能讲到这儿了,更多精彩,扫二维码吧~
翻读波特小姐的这本《温克尔太太的故事》,不难发现故事中有不少对洗衣工工作的描述。温克尔太太自称是个“出色的洗衣工”,她熨平了知更鸟的深红色小马甲,晾起了珍妮的“缎子桌布”,给山雀汤姆的假衬衫前襟上了浆,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她还对手里每件衣物了如指掌。她一眼看出缎子桌布上洒的是葡萄酒,她知道老兔子太太的手帕全是洋葱味要单独洗,她知道小羊羔们的外套上都有标记。波特小姐仔仔细细记下了这些细节,这是她对劳动人民的礼赞。
当然,波特小姐自己也是一位十分细心的人,在对待自己的作品时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本书的最后,温克尔太太拿着洗好的衣物分给小动物们,其中就有小兔彼得“缩水很严重的蓝色上衣”,和老兔子太太那“洋葱味实在是太大了”的红手帕。读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起,在《小兔本杰明的故事》里,小兔彼得的外套被麦格雷戈先生穿在稻草人身上,结果淋了雨缩水了,而彼得和本杰明从麦格雷戈先生的菜园里拿了洋葱,就是用这块红手帕包着带给老兔子太太的。虽然不是同一本书,波特小姐细心地编排着彼得兔和他朋友们的世界。如果读过彼得兔系列其他的书,就会发现这些埋藏在字里行间的“彩蛋”,这算是波特小姐给读者们准备的小惊喜吧。
不仅是情节,波特小姐写下的文字也经过了她细心的编排。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在出版《小兔本杰明的故事》时,出版商希望她能把结尾改成童话故事的标准结尾,说“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波特小姐认为这个结尾平淡无奇,而且也不准确。她坚持要用自己的结尾,并说:
“I would like the book to end with the word 'rabbit-tobacco', it is a rather fine word.”
(“我想让书以‘兔子烟草’结尾,这个词儿挺好的。”)
当然,她的这份细致在画中体现得就更明显了。比如在《小兔彼得的故事》里,彼得向一只小老鼠问路,但“她嘴巴里塞着一颗很大的豌豆,根本答不上话来,只是对着彼得摇了摇头”。仔细看这段话的配图,小老鼠的嘴里真的塞着一颗大豌豆,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经过这样细心的作者精心雕琢过的作品,也是颇值得推敲玩味的。其实波特小姐的作品中,几乎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有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地方。比如《小兔彼得的故事》里,有一幅描画彼得的三个姐妹摘蓝莓的图。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她们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老兔子太太刚给她们穿上红色的外套,但在这幅图里,三只小兔都没有穿外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一向仔细的波特小姐忘记了她们的外套吗?其实不然。蓝莓丛长满了刺儿,而且蓝莓汁沾在衣服上很难洗掉,而她们都是“乖巧的小兔子”,自然不想把自己漂亮的红色外套弄脏或者撕破,所以摘蓝莓前她们脱下了外套,放在了一旁的地上。
这样的例子在波特小姐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再次翻开这充满儿时回忆的故事,寻找一个个未曾发现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