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说:和女儿一起读“书虫”

【小编的话】如何培养爱阅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这篇来自读者博客的文章就是家长们的表率:给孩子买的“书虫”,妈妈自己先喜欢上了。这种和女儿一起读书学习的感觉,真是太有爱了。(注:本文转载自读者博客,文章原名《爱上书虫》,原文链接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284330100z9wp.html。感谢这位妈妈!)    

从大萱的博客里知道的这套书,基于对大萱的一贯崇拜,立马就拉进了收藏夹。纠结了半年仍没下手,因为不确定这套书是否会沦为摆设。光是目录,就已经让我“望而却步”了。世界名著?真不是我的菜!


     原滋原味的英文?何时我才能啃动呢?如果我都没兴趣,丫头又怎会自觉自愿地看呢?小萱对这套书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应该是个案吧?那对母女本来就非同凡响,可望不可及!也不是没考虑过要不买一级回来试试?无奈我有套装书纠结症,不收齐一套就不安心。

  1.png

      直到那天京东大促销,尝试了若干次都因缺货无法提交订单后,突然想起了这套书虫。于是乎,以超乎寻常地低价收齐了全套。一大箱啊!咋办呢?银子不能白花吧?要不自己试着看看?于是乎,拆了一级(上),拿出一本《爱情与金钱》,翻开,头皮开始发紧。那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啊,看着真犯晕!看不进去,就开声读吧,毕竟很久很久以前,口语是咱的强项嘛。读着读着,能集中注意力了;读着读着,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看看时间: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这应该是离开学校这些年以来读英语最长的一次吧?

        更重要的是:明明右边就是中文翻译,可这一个小时里,竟然瞟都没瞟一眼中文。难不成自己的英文水平比预期的要高?(虽然这套书标的是适合初一、初二)要不试试先行将这套书拿下?刚开始还会找借口逃避当日的阅读;一两周之后,成了习惯,不读会觉得过意不去;现在发展到会随身带一本,抽空便可以拿出来读一读。

       上周六,一口气读完二级(上)剩下的最后四本,本周二级(下)过半。在已读完的37本中(刚才完成二下的五本),除了《莎士比亚》那本不太顺利,读了两遍之外,算是越读越顺。我记得大萱曾经描述过小萱读这套书的情形:要端坐在桌前,一口气,不受打扰地读完一整本才肯罢休。很惭愧!我也同这个9岁女孩一样,非一口气读完不过瘾。甚至乎读完还有种冲动想找未经改编缩写的英文原著来看。(当然,出于多方面的考量,这个冲动要克制住!)难不成是我太低幼了呢?

       那天因为在公司完成不了阅读,便带了那本《五个孩子和沙精》回家,随手扔在桌上就进厨房煮饭去了。半天没听见丫头的动静,探头一看,捧着这书,读得起劲呢。上周末与她一同在阳台晒太阳,她玩拼图我读这套中的《分享年》。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你读给我听吧。一句英语一句中文就好了,我觉得很好听。”就这么听了半个多小时。

       有一天晚饭后,她玩迷宫,我读书,还是这套中的阿加莎那本。她说:“你读出来吧,我觉得好好听。我一边玩迷宫一边听你读英语。”由于这本有些情节暂时不适合她,有些篇章,我直接读英语,没翻译给她听,她也不排斥,听了半个多小时。昨天应她要求,带了第一级(上)回家。这个人竟然自己读完了《谁谋杀了总统》。(我估计啊,她现在的中文阅读水平应该跟我的英语阅读水平差不多。)

         这套书好在哪儿呢?

       首先是名著本身经久不衰的魅力,这一点对我的冲击非常大。

        其次是改编者的功力,能用如此简洁又不失生动优美的语言,将名著改编压缩到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地步,真不是件容易事儿。情节和文字俱佳的作品真是有种魔力,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再者,这套书的翻译也非常棒,与英文部分保持了一致水准。

       我常常边读边感叹这套书的魅力,也感叹为何我们就编不出这么吸引人的中文读本呢?

 

        BTW:最近保持一周一部原版电影,第一遍不看画面,裸听;第二遍看画面,看字幕;第三遍继续裸听。效果好得一塌糊涂!

 

书虫电子版第一级至第三级现已上线,看更多书虫故事,请扫码或到亚马逊、当当、京东页面搜索。

2.png   亚马逊

3.png  京东

 4.png 当当


 

 

 

 

 

下一篇:人生就如大片